紅木家具是指用酸枝、花梨木等古典紅木制成的家具,是明清以來對稀有硬木優質家具的統稱。中國傳統古典紅木家具流派中,主要有京作、蘇作、東作、潁作、廣作、仙作、晉作和寧式家具。
京作歷史上是御制、御用的“官窯”。而東陽被譽為百工之鄉,木雕技藝尤其出眾,500年以來,東陽木雕享譽京城,在全國的紅木家具市場上,占有舉足輕重的地位。
(圖文無關)
人們平常口中的“紅木”多指酸枝木,共五屬八類,俗稱老紅木。木質堅硬沉重,經久耐用,能沉于水中,結構細密呈檸檬紅色、深紫紅色、紫黑色條紋,加工時散發出一種帶有酸味的辛香,故名“酸枝木”。
紅酸枝木:顏色大多為棗紅色,紋理非常順直且比黑酸枝木的紋理更明顯易認。是酸枝木中的中等材質,由于產量大,有寬大材幅,顏色花紋美麗,材質優良,廣泛用于制作各種類型、款式紅木古典家具,也適宜制作裝飾工藝品,樂器、雕刻等,是酸枝木中使用最多的種類,也是酸枝木中最容易辨認的。
白酸枝木:顏色較紅酸枝木要淺的多,是對顏色淺一些、材質差一些的紅酸枝木的不規范稱謂。并且色彩與草花梨比較接近,人們平常及其容易把它和草花梨相混淆。國家的紅木標準中并沒有“白酸枝”的名稱,只是業內對顏色淺一些、材質差一些的紅酸枝木的不規范稱謂。但是不管是所謂的“白酸枝”還是紅酸枝,只要確實屬于這一類木材,中國林業科學研究院木材工業研究所等權威鑒定機構都只鑒定為“紅酸枝”。
黑酸枝木:是酸枝木中木質最好的,其顏色由紫紅至紫褐或者紫黑色,木質堅硬,拋光效果好,是傳統家具的上等美材。有的甚至能與紫檀木極為的接近,因此常常被人們誤認為是紫檀木。黑酸枝木家居用品在市場上很難和紫檀制品區分開來,區分酸枝木和紫檀的最好方法是看它們的紋理。
烏木:顏色烏黑發亮,烏木多有大小裂紋,一般只做小件工藝品等,少有大件家具流傳;烏木不腐、不朽、不蛀的特性,是制作高檔小件家具、寺廟佛像、手工藝術品的極佳材料。
花梨木:又稱香紅木,與酸枝木構成相近,其木質堅硬,色呈赤黃或紅紫,紋理呈雨線狀,色澤柔和,重量較輕,能浮于水中,形似木筋。市場上的紅木家具以花梨木居多。
雞翅木:木質堅硬,顏色分為黑、白、紫三種顏色,形似雞翅羽毛狀,色彩艷麗明快。但因木內含有細微沙礫等雜質,難以加工,善做裝飾邊角材料。市場上很難見到成套的雞翅木家具。
紫檀:紫檀木別名“青龍木”,屬蝶形花科,亞熱帶常綠喬木,高五六丈,葉為復葉花蝶形,果實有翼,木質甚堅,色赤,紫檀木入水即沉。紫檀是豆科紫檀屬中特別硬重的一類樹種統稱,是紅木中最高級的用材。是一種顏色深紫黑的硬木。最適于用來制作家具和雕刻藝術品。用紫檀制作的器物經打蠟磨光不需漆油,表面就呈現出緞子般的光澤。因此有人說用紫檀制作的任何東西都為人們所珍愛。紫檀木其木質堅硬,色澤紫黑、凝重,手感沉重,年輪成紋絲狀,紋理纖細,有不規則蟹爪紋。紫檀木又分老紫檀木和新紫檀木。老紫檀木呈紫黑色,浸水不掉色,新紫檀木呈現褐紅色、暗紅色或深紫色。
經過了多年歷史的發展和變遷,紅木家具也不斷在改良和適應時代。
經過長期的推敲、改進,許多紅木家具按照人體功能比例尺度,符合人體使用功能上的要求,具有很高的科學性。造型優美:在變化中求統一,雕飾精細,線條流暢。既有簡潔大方的仿明式,又有雕龍畫鳳、精心雕琢的仿清式,也有典雅大方的法式等,適合不同人的審美需求。結構嚴謹:做工精細,紅木家具大都采用榫卯結合,做法靈妙巧合,牢固耐用,從力學角度來看具有很強的科學性。中國傳統的紅木家具,基本上都是由工藝師們一刀一鋸一刨完成的,每落一刀都花費工藝師的心機,同時還要講究整體藝術上的和諧統一。
珍貴硬木不僅壽命長、價格昂貴且制作工藝復雜,傳統家具的經典之作,具雋永的古典美,最適于以硬木制作。尤其是明式家具的造型與硬木的紋理、質地相配恰倒處,和諧委婉,相映成輝,經受過 歷史的考驗。
中國傳統家具,很講究自然美,在結構方面不用釘、不靠膠,以榫卯斗合方式組成一體,不僅有控制木材變形、縮漲的功能,更有經久耐用之功效。有些傳世家具,雖已遍體鱗傷,腿子都磨短了,仍不松不散,得益于地道的榫卯結構。
明式家具以其豐富的內涵,高雅的格調,幾百年來一直為有較高藝術修美的人士所喜愛。明式家具的造型不僅與中國的古典環境,也與現代生活環境相融合,是使用者品位修養、精神、境界的標志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