每條四合院設計胡同在形成后,人們自然都會給它起個名。這個名稱一旦被大多數人所接受,就確確實實地代表了這條胡同在整個城市中的方位,成為人們交往、通信、旅游等活動中不可缺少的標志。這就是胡同名稱的實用性。
胡同的形成和發展,在其名稱上也留下了歷史的痕跡,并反映出社會風情。
北京的大小胡同星羅棋布,數目達到7000余條,每條都有一段掌故傳說。胡同的命名名稱,作為事物的代號是必須要有的,胡同自然也不能例外。人們對胡同的最初命名,是根據其某一方面的特征,經過流傳,最終被大家所接受并確定下來。胡同命名的方式主要有以下幾種形式:以地形特色、景物命名;如:金魚池、龍須溝、北河沿等,又如崇文區的三里河大街,是以明代開鑿于此的三里河命名的。 廣安門外元代以前有蓮花水域,因而留下了蓮花池胡同、蓮花池東路、蓮花池西里等地名。什剎海一帶的銀錠橋,風景優美。燕京八景之一的“銀錠觀山”即是這里現在尚存的銀錠橋胡同,是直接由銀錠橋命名的。以建筑或遺址命名;如:東城區交道口的府學胡同,因明、清兩代的順天府學坐落在其中而得名。建國門內有貢院頭條、二條胡同。是因明、清兩代的貢院設在此地而得名。其他如黃寺大街、東廠胡同、祿米倉胡同、西什庫胡同、國子監街等都屬于此類。以人物姓氏命名東城文丞相胡同以南宋丞相文天祥姓氏命名。西城李閣老胡同,是因為明代文淵閣大學士李東陽曾住在這里。西城祖家街,因為這里是明末戰將祖大壽宅院所在地。像張自忠路、趙登禹路、石附馬大街、張皇親胡同、方家胡同、史家 胡同、蔡家胡同、蔣家胡同等等,皆屬此類。以商業故地和商業名稱命名崇文的花市地區,自清代中期便有人家以種植,制作并銷售真假花為業,現在留下的西花市大街、東花市大街、花市上頭條、花市下頭條等街巷胡同,都與花市有關。東四以南的燈市口大街,從明朝起就是有名的燈市,因此留下了燈市口這個地名。宣武門外的菜市口,曾是蔬菜交易市場。西城區有條斜街,名為煙袋斜街,這條街上,從清代至民國,直至解放,有許多商店賣煙袋,還在店門前懸掛一根大木制煙袋為幌子,這樣就自然地定名為煙袋斜街。其他,如曉市大院、牛街、珠寶市、果子巷、干面胡同、錢糧胡同、磁器口等,皆屬此類。